榜样的力量 | 蒋忠泉:从“军队绿”到“法院灰” 初心不改写忠诚

更新时间:2023-09-04 已浏览:2810 文章来源:超级管理员

开栏语


使命呼唤担当,榜样引领时代。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“榜样的力量”专栏,全面展现先进典型风采,弘扬主旋律,激发正能量,大力营造学习先进、崇尚先进、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,为推动湛江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。

褪下“军队绿”,穿上“法院灰”,在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,有一群最可爱的人,他们虽已脱下军装,但从未忘记军人的使命,把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到了岗位中,为湛江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。他们就是湛江中院军转干部,共47人,占比18%,蒋忠泉是其中优秀代表。本期为你讲述军转干部蒋忠泉先进事迹。



人物小传




蒋忠泉,男,中共党员,1983年10月入伍,1985年3月至1986年6月随部队参加云南老山战役,后入军校学习,于1988年10月到南沙守礁,2002年转业至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,曾获个人二等功一次,个人三等功四次,连续四年被海军南海舰队评为优秀基层主官、海军优秀党支部书记。



一场“八一”座谈会,撬动了封藏往事的瓶口,一些关于蒋忠泉的故事缓缓向我们展开。很少有人会知道,这位书记员现在的云淡风轻其实是惊心动魄后留下的余韵,如今的勤恳担当则是忠诚奉献的延续。



铁骨铮铮:

到前线去 到战场去




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


“征兵的队伍到我们村时,心中的那根弦一下子就被触动了。”1983年,年仅18岁的蒋忠泉义满腔热血,义无反顾地选择参军入伍,1985年3月,赴云南老山地区作战(轮战)。

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,是中越两国边境口岸的一带山峰,易守难攻,战略位置十分重要。

“守土有责,接到命令时,心情虽然沉重,但没有害怕,祖国需要我,人民需要我,我就上。”

战前,战士们写下血书,英勇开赴战场,但战争的残酷超乎了蒋忠泉的想象。老山气候炎热,地势复杂,山路又陡又滑,战士们在丛林中穿插,既要忍受气候和蚊虫的荼毒,还要时刻保持警惕,同危险和敌人作斗争。

“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地倒下,以血肉之躯为我们开辟前行的道路,那一刻悲痛的心情无法言喻,但我们没有时间悲伤,因为战争还在继续。”在一次拨点作战中,蒋忠泉的14名战友不幸牺牲。回忆起这一场景,蒋忠泉的眼眶蓄满了泪水,为逝去的战友,也为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。

历史长河奔流,远去了枪林弹雨,在老山一战中,由于英勇作战,冲锋在前,蒋忠泉荣立个人二等功,但他认为这是属于全体战士的荣耀,目睹身边战友捐躯山河,蒋忠泉和当初的战友仍会看望当年牺牲战友的家属,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。


“天涯哨兵”:

以海为家 与礁为伴


“守礁官兵的心是忠诚铸造的,即使碎了,一片片也都是忠诚。”

1986年,离开边境战场的蒋忠泉考入了军校,两年后进入海军陆战队,作为礁长和支部书记,带着一支12人的小队赴南沙守礁,从此在南沙的浩瀚之上一待就是十五年,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,连续四年被海军南海舰队评为优秀基层主官、海军优秀党支部书记。在东门礁上,蒋忠泉带领的连队被海军命名为“南沙守礁模范连”。

东门礁,渚碧礁,赤瓜礁……蒋忠泉守过数个岛礁,南沙海域一年四季湿热逼人,守礁战士称这里是“三高”:高湿,高热,高盐。


“平均每三个月里有七八天是没风的,整个海面仿佛凝固一般,如果不是背上的汗还在流动,都以为时间静止了。”提起当时的守礁环境,蒋忠泉表示当时居住的第二代高脚屋,是用铁皮覆盖,高脚屋在无风时温度可高达70度,蒋忠泉和他的“礁友”们白天只能长时间待在屋底下靠近水面的平台。直到1989年建成永久性高脚屋,条件才慢慢变好。

除了生理上的折磨,心理上的摧残或许更为残酷,空旷寂寥的海平面是一块压抑呼吸的屏障,长时间的孤独寂寞令人精神压力极大。


“白天兵看兵,晚上看星星,战友们渐渐变得沉默寡言、焦虑烦躁,守礁对思想是极大的考验。”作为礁长,蒋忠泉要做那个最坚毅、最稳定的领头羊,做好“礁友”的思想工作,在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苦闷枯燥的南海守礁生活中,坚定履行着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,忠诚守卫着祖国的最南端。

守礁期间,蒋忠泉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病,关节变形,走路困难,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再难适应守礁,部队向他征询转业意见,他说:“能在南沙守礁这么多年,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,我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了”。他唯一的请求,就是转业前再守一次东门礁,把自己的守礁经历传授给后来人。3个月后,蒋忠泉完成最后一次守礁任务,这一次,因为工作强度过大,蒋忠泉行走艰难而被战友们抬着下礁的。


转业换岗:

退伍不褪色 退役不退志


2002年,蒋忠泉从南沙巡防区转业至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,任执行局书记员。

小事虽小,做好也难。蒋忠泉在新领域中从“零”开始,但军人特有的筋骨和特质造就了他踏实做事、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。他向海绵一样汲取法律知识,全面熟悉书记员岗位职责,从整理卷宗、开庭记录到查验现场、协助执行,总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,或埋头在成堆的卷宗之中,或穿梭在喧闹的市区,或行走在偏远的乡野。他说,小岗位也有大作为,书记员也有大作用,看到胜诉人的权益顺利兑现,看到纠纷化解案结事了,更加坚定了要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。


2022年湛江“0506”疫情爆发时,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党员、老战士积极响应党委号召,主动请缨加入市中院抗疫先锋队,到官渡封控区进行支援。在烈日炎炎下,他化身“大白”冲锋在前,在星河漫漫里,他通宵达旦值守夜班,在支援过程中,他是“老黄牛”“老大哥”,积极协调,帮协队友,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,用行动阐释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,更展现了新时代法院人的使命和担当。

“尽管工作脏苦累,但从没见过蒋哥喊过一声苦,在连续多日昼夜不停工作后,身体硬朗的他突发眩晕反胃,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,他选择独自到镇卫生院取药,还将群众需要的药品也带了回来。”与蒋忠泉一同参与抗疫的同事说道。

提及同事对他的夸赞,蒋忠泉认为他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。如今,年近60的他,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,扎根基层,无私奉献,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。


蒋忠泉工作中的一点一滴,全都镌刻在他的时光年轮里,不惧山高路远,不畏风高浪急,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,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、维护社会稳定、推进法治建设上默默奉献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。